律师档案
律师统计
加载中...
网站公告
欢迎来到张振强律师的网站
文章分类
网站文章
我的好友
暂时没有好友
最近访客
网友留言

  • 暂时没有留言

人突然离世 网络遗产如何继承

分类:从业心得    时间:(2014-12-04 02:57)     点击:372

  人突然离世 网络遗产如何继承

  案例:今年年初,一名英国老妪去世后,将遗产留给了两名儿子,但未告知后者iPad的苹果账户密码。而苹果公司则拒绝解锁,表示要征得当事人的书面同意,让两个儿子十分崩溃。

  此外,国内27岁的女孩小张的一个朋友在事故中突然离去,她参与处理朋友留下的东西。但让她感到着急又无奈的是,无法找到朋友可能会留在网上的财产。

  【数字账号:能否继承争议大】

  QQ账号、微博账号、邮箱账号、微信账号……这些散落在网络社区上的数字信息,是否属于网络遗产?又能否继承?

  几年前,一位丈夫突然离世的女士向腾 讯公司申请索回丈夫的QQ号,但遭到腾 讯公司拒绝。腾 讯客服向羊城晚报记者解释:“根据腾 讯公司与用户之间达成的协议,QQ号码所有权归腾 讯所有。用户不能将QQ号码作为个人财产处置,也不属于法律上遗产继承的范畴。”

  同样的规定也适用于支付宝账号,支付宝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根据支付宝的服务协议:“账号只有本人可以使用,不可转让、不可赠与、不可继承。”

  但最近在美国的特拉华州,却通过了一部《数字访问与数字账号委托访问法》,准许在自然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后,继承人或遗嘱执行人接手被继承人的数字账户或数字资产。

  然而资料却显示,即使在美国,处理数字遗产的相关规定也莫衷一是,有的州已经立法了;有的州还没立法;有的州允许继承;有的州则不允许继承。另外,谷歌、脸书、雅虎等网络公司也都有着他们自己的规定。

  也正因此,美国“统一法律协会”最近起草了《受托人访问数字资产法案》,企图推进各州统一化的立法进程,允许遗产的执行者或管理者、信托人或法庭指定的负责人访问死者的数字资产。

  专家点评:对此,广东环宇京茂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马平川认为:“(数字账号)这些应当归入个人信息,很难被定义为物权法上的个人财产。” 事实上,根据几年前已经发生的判例,提供服务的互联网企业并不认为这些数字信息的所有权归属用户。

  【虚拟货币:退还或继承都不易】

  如果说微博账号、邮箱账号不能继承,那么Q币、Q点、比特币等用真金白银换来的虚拟货币,又是否能继承?

  羊城晚报记者就此咨询某大型游戏公司时,该公司人士态度暧昧,其给予羊城晚报记者的回应是:“目前,对于虚拟财产的继承尚无统一规范。公司会遵照相关规定执行。” 但羊城晚报记者发现,现实是一旦购买了该公司的点卡,就无法退还。

  类似情况在许多发行虚拟货币的互联网企业之中相当普遍。目前,绝大多数游戏公司的点卡都无法退还。言下之意,也意味着无法被继承。

  目前,这一方面的法律法规也相当模糊。在2009年文化部、商务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了虚拟货币表现为网络游戏的预付充值卡、预付金额或点数等形式,但不包括游戏活动中获得的游戏道具。其中规定,“网络游戏运营企业计划终止其产品和服务提供的,须提前60天予以公告。终止服务时,对于用户已经购买但尚未使用的虚拟货币,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必须以法定货币方式或用户接受的其它方式退还用户。” 但其中并未对是否可以退还作出规定。

  较为特殊的是比特币,根据央行的规定,私人之间可以进行比特币交易,但银行却不允许开展比特币业务。这意味着,比特币无法直接兑换成为人民币,也就是说无法退还。而至于是否可以继承,目前还存在不少争论。

  专家点评:马平川认为,虚拟货币也属于个人财产,应当可以被继承。在7月份刊登于《人民日报》的一篇名为《专家建议修改继承法,比特币或将作为遗产》的报道中,北京的一位法官也表示:“实际上,对于网络虚拟财产、公司股权等新的财产形式,只要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不能作为遗产的,就应当可以继承。”

  【第三方账户余额可继承】

  不过,在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账户中的余额,还有在网上购买的理财产品以及在电商账户中的余额,能被继承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了。

  支付宝相关人士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只要按照《继承法》相关规定提供必要的手续,都可以依法继承。” 此外,根据财付通相关人士的表述,继承财付通账户的余额就与继承银行账号中的财产一样,有被继承人遗嘱的,需要提供遗嘱,以及公安机关开具的继承人和被继承人关系的证明。

  至于余额宝账户资金和在网络上购买的基金或股票,也同样都属于公民的合法个人财产继承。根据相关的规定,只要向银行或基金公司提供必要的证明,都可以实现过户继承。

  专家点评:在律师看来,支付宝账户中的余额实际上是“客户备付金”,虽然是存放在第三方账户中,但并不属于支付宝所有。马平川说:“客户的备付金是客户私人财产,继承是没有问题的。” 与之类似的是电商网站中的账户余额。

  【关注:网络遗产该怎么追查?】

  虽然支付宝、财付通、余额宝等互联网财产按照相关规定都可以继承,但如果当事人遭遇突发意外,而家属又对当事人有哪些互联网财产不知情,该怎么才能追查到?对此,无论是财付通、支付宝,还是京东的客服,都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暂时未遇到过类似情况。

  记者梳理了部分业内人士的意见,大致总结出以下几种可供参考的查询方式:

  1、查询银行交易流水记录

  如果有亲属意外过世,可以拿其死亡证明逐个银行去查询。银行将提供该开户人是否通过其银行的账号开通第三方托管账户,并能查询第三方的托管账户及保证金数目。根据拿到的账户信息,再到相对应的基金、证券公司查询。

  2、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进行查询

  第三方支付平台和股票、基金等一般都会绑定手机和邮箱,可以通过查询相关邮件获取线索。

  3、通过人民银行查询

  据悉,在人民银行可以查到被继承人在银行的开户和交易情况,但需要公安机关和法院提供相关证明。

  【提醒:最靠谱的是提前备份】

  上述所有建议都是事后补救,事实上,最周全的方式还是未雨绸缪。

  1、通过遗嘱来确保网络财产安全

  日本一家公司今年3月推出名为“最后的信息”的服务,旨在帮助处理用户去世后的个人信息等“网络遗产”,避免隐私泄露。在确认用户已去世后,公司将向用户生前指定的“特殊联系人”寄送一份资料,通知其删除网络数据的方法。删除内容包括去世者电子邮箱收信和发信记录、网页浏览记录、通讯录以及网上银行密码等。

  国内早在四年前就有公司推出网络遗嘱服务,存储用户的银行卡、网络账号密码等信息。但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这种方式尚未被普遍接受。“除了订立遗嘱的意识不强外,用户也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 一位互联网安全行业从业人士告诉记者。

  律师则建议,对于个人网络财产的处理,最好写到实体遗嘱上,找公证处或是公证律师。具有法律效力的遗嘱应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公证人证明,公证机关在审查其合法性后,予以确认公证才能生效。这样至少能让网络财产在法律上会多一重保障。

  2、网络关键信息养成备份习惯

  行业人士则建议,互联网用户应该养成通过网络安全软件备份、存储个人账号和密码等重要网络信息的习惯。

  除了树立立遗嘱的意识和进行网络备份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建议不要往第三方支付账户或电商账户中充太多钱。对于银行、基金、股票等交易,最好保留一定的纸质交易记录。

  3、与家人共享网络财产信息

  最后,提醒要注意与家人共享信息,最少让亲属知道自己的钱都分布在哪些账户中。虽然不能做到“万无一失”,但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亲属追回财产提供方向,避免“人财两空”。

  【他山之石:美国律师对拟定网络遗嘱的建议】

  第一,指定一个可信赖的,有能力保护你隐私不外泄的网络遗嘱执行人,签署一份正式的协议,写清楚你希望自己的各个网络账户和资料需要怎么处理;

  第二,和你的律师一起完成“网络遗嘱”的拟定。尽管“网络遗嘱”目前还没有成为主流,但已经有人选择在律师的鉴证下,把尚未正式受法律保护的“网络遗产”归属写到受保护的正式遗嘱中去;

  第三,一些专业网站可以提供“网络遗产”托管服务。用户可把数字财产的信息存进加密的保护空间,并指定这些信息的继承者。

该文章已同步到:
发表评论
匿名:
验证码:   匿名评论
温馨提示: 张振强律师提供“婚姻家庭  遗产继承  损害赔偿  消费维权  公司法务  刑事辩护  ”等法律服务。
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点此咨询张振强律师,张振强律师会为您的法律咨询提供解答。
您也可以拨打张振强律师的电话进行法律咨询:13321348155,咨询时说明来自法帮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张振强律师网
FABANG LAWYER
法帮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临夏律师 | 临夏律师事务所 | 法律知识 | 法律专题 | 法律法规
张振强律师主页,您是第29278位访客